- 苏州吴中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医院
- >
- 耳科 > 中耳炎 >
分泌性中耳炎积液从哪里排出来
来源:苏州吴州中西结合医院
发布日期:2023-06-22
浏览:次
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中耳疾病,其多见于儿童,其病因主要是中耳黏膜分泌物的排泄不畅所导致的耳腔内积液。本文将介绍分泌性中耳炎积液从哪里排出来的相关知识。
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
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:
1。上呼吸道感染:细菌诱人冒、鼻窦炎、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常常为分泌性中耳炎的诱发因素。
2。鼻咽部病变:鼻咽炎、鼻息肉、腺样体肥大等鼻咽部病变会导致鼻咽黏膜分泌物的停留,引起耳腔内积液。
3。过敏反应:食物过敏、花粉过敏等过敏反应可以引起中耳炎的发生。
4。咽喉炎:咽喉炎病变可以通过咽鼓管造成气道通透度降低,使得分泌物排出不畅,引起分泌性中耳炎。
分泌性中耳炎积液从哪里排出来?
正常情况下,中耳腔内积液可以通过咽喉部的咽鼓管排出。咽鼓管起到维持中耳气压的作用,当人体进行嚼食、吞咽、呼吸等活动时,咽鼓管会自动打开,使得中耳腔内短暂向咽喉接通,从而通过咽鼓管将中耳腔内的积液排出。但是当咽鼓管的通畅度下降时,就会导致中耳腔内积液排出不畅,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。
此外,过度进食冰凉、性食物也会引起中耳腔内温度下降,从而导致咽鼓管收缩,气道闭合,积液排出不畅,进而使得分泌性中耳炎的病情恶化。
总之,分泌性中耳炎的积液主要是通过咽鼓管进行排出的,但在过程中需要咽鼓管的通畅度维持正常,同时注意营养均衡、饮食健康等因素的影响。如病情严重或积液排出不畅,建议及时就医治疗。
- 上一篇: 耳朵中耳炎流脓流血发臭怎么治疗
- 下一篇:穿孔中耳炎不手术治疗有什么后果